什么是紫砂茶具?

2023-6-13 03:23| 发布者: 迷叶香| 查看: 204| 评论: 0

摘要:   紫砂茶具是由陶器发展而成,始于宋,盛于明、清并流传至今。“人间珠宝何足取,岂知阳羡溪头一丸泥”。备受人们喜爱的紫砂茶具产于江苏宜兴丁蜀镇(古称阳羡),这里蕴藏着一种特殊的陶土--紫砂泥,其含铁量高,可 ...

什么是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是由陶器发展而成,始于宋,盛于明、清并流传至今。“人间珠宝何足取,岂知阳羡溪头一丸泥”。备受人们喜爱的紫砂茶具产于江苏宜兴丁蜀镇(古称阳羡),这里蕴藏着一种特殊的陶土--紫砂泥,其含铁量高,可塑性大,烧制温度在1150℃左右;而紫砂茶具的色泽,是利用紫砂泥色泽和质地差别而形成的,如天青泥呈暗肝色,蜜泥呈淡赭石色,石黄泥呈朱砂色,梨皮泥呈冻梨色等等。紫砂泥经过澄洗,再进行调配,使之呈现古铜、淡墨等色泽。
  宜兴地区有着数千年制陶的历史,但紫砂茶具何时起源,何时形成一种独立而完整的制作方法和体系,却有着多种说法。但依据当时的一些文学作品描述来看,紫砂茶具的起源应是北宋时期,据北宋梅尧臣《宛陵先生文集》诗:“天子岁尝龙焙茶,茶官催摘雨前芽。团香已入中都府,斗品争传太傅家。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吴中内史才多少,从此莼羹不足夸。”
  宜兴所产阳美茶是历史上最早的贡茶,唐时已列入贡品。加之该地区历史上文人学士、能工巧匠辈出,因而使紫砂茶具既有实用性,又富有艺术欣赏性,所以为历代茶人所珍爱。明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称:“茗注莫妙于砂壶、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紫砂茶具一直受到茶人的钟爱。

什么是紫砂茶具? 

  明清时期,饮茶方法改煎煮为冲泡,人们逐渐形成用紫砂茶壶或瓷壶冲泡茶叶的风尚,这使得紫砂也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期。因紫砂色泽含蕴温雅,具有高责的气质,与封建文人清雅气质相吻合,因而备受文人雅士青睐,他们不仅竞相收藏,并且参与制作,人们熟知的“东坡提果大壶”相传就是当年苏东坡设计的。明清时,许多著名文人都参与了紫砂壶的制作和书画,如董其昌、郑板桥、陈鸿寿、陈继儒等;而清代金石书画家陈鸿寿(曼生),则是开创了将紫砂壶与诗与画,即与艺术相结合的风气,对紫砂壶的发展有着极大的贡献。

什么是紫砂茶具? 

  紫砂壶和一般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是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专制烧焙而成。由于成陶火温较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透,还有肉眼看不到的气孔,同时还有吸附茶汁、蕴蓄茶味、夏日盛茶不易酸馊等特点,所以深受人们喜爱。明人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记载:“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紫砂茶具主要有紫砂壶、煮水器、茶杯、闻香杯、杯托、盖碗、茶荷、茶海、茶船、水盂和茶叶罐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