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路设大碗茶的故事

2023-6-19 04:31| 发布者: 迷叶香| 查看: 159| 评论: 0

摘要:   清康熙初年的一个盛夏季节,在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的蒲家庄大路口的老树下,一位三十来岁的汉子摆了一个凉茶摊。他长得很瘦,开襟的粗布短衫显现出这人家道的清贫。而这个茶摊除了一小缸粗茶、四五只粗瓷大碗外 ...

蒲松龄路设大碗茶的故事 

  清康熙初年的一个盛夏季节,在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的蒲家庄大路口的老树下,一位三十来岁的汉子摆了一个凉茶摊。他长得很瘦,开襟的粗布短衫显现出这人家道的清贫。而这个茶摊除了一小缸粗茶、四五只粗瓷大碗外,让人纳闷的是摊桌上竟搁着笔墨纸砚文房四宝,这与卖茶怎么也不沾边。这位瘦汉便是中国古典名著《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

蒲松龄路设大碗茶的故事 

  蒲松龄(1640-1715年),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为清代文学家。蒲家号称“累代书香”,蒲松龄出生时正值明末清初的大动乱之时,家道中衰,家境维艰。
  蒲松龄一生刻苦好学,但却屡试不第,不得不在家乡农村过着清寒的生活,做塾师以度日。在艰难时世中,他逐渐认识到像他这样出身的人难有出头之日,于是他将满腔愤气寄托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中。至康熙十八年(1679年),这部短篇小说集已初具规模,一直到暮年方才成此“孤愤之书”。
  《聊斋志异》的故事来源非常广泛,有出自蒲松龄的亲身见闻和自己的虚构,还有很多则出自民间传说,其中设置茶摊便是蒲松龄征集四方奇闻轶事的一个办法。他将这个茶摊设在村口大路旁,供行人歇脚和聊天,在边喝茶边海阔天空乱聊中,蒲松龄常常捕捉到故事的题材和素材。后来蒲松龄干脆立了一个“规矩”,哪位行人只要能说出一个故事,茶钱他分文不收。于是有很多行人大谈异事怪闻,也有很多人实在没有什么故事,便乱造胡编一个。对此,蒲松龄一一笑纳,茶钱照例一个不收。也不知道耗去了多少茶钱,蒲松龄攒集到许多故事素材,最后以自己丰富的想象和生活经验,将许许多多牛鬼蛇神、妖魔狐仙充实成一篇篇小说。

蒲松龄路设大碗茶的故事 

  蒲松龄以茶换故事一事又通过许许多多的行人传播而名闻遐迩,于是又有许多人虽不曾喝过蒲松龄一口茶,却纷纷将自己的珍闻捎寄给他。蒲松龄又几经修改和增补,终于完成了这部不朽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蒲松龄久居乡间,知识渊博,除写作《聊斋志异》外,他对有关农业、医药和茶事,深有研究,写过不少通俗读物,也算得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位茶学家。他的《药祟书》中总结了自己在实践基础上调配的一种寿而康的药茶方。他还身体力行,在自己住宅旁开辟了一个药圃,种不少中药,其中有菊和桑,还养蜜蜂。他广泛收集民间药方,通过种药又取得不少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药茶兼备的菊桑茶,既止渴又健身治病。《药祟书》中菊花有补肝滋肾、清热明目和抗衰老之功效;桑叶有疏散风热,润肝肺肾,明目益寿之效;枇杷叶性平、味苦,功能清肺下气,和胃降逆;蜂蜜具有滋补养中,润肠通便、调和百药之效。四药合用,相得益彰,是一贴补肾、抗衰老之良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