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产区内的大茶树特性

2023-6-26 01:34| 发布者: 迷叶香| 查看: 174| 评论: 0

摘要:   普洱茶得以传播发展,是与普洱茶产区内丰富的大茶树有着密切关系的。云南大茶树包括野生型大茶树、过渡型大茶树和栽培型大茶树三种。  野生型大茶树是指在一定地区经长期自然选择所保留下来的茶树类型,是自然 ...

云南普洱茶产区内的大茶树特性 

  普洱茶得以传播发展,是与普洱茶产区内丰富的大茶树有着密切关系的。云南大茶树包括野生型大茶树、过渡型大茶树和栽培型大茶树三种。
  野生型大茶树是指在一定地区经长期自然选择所保留下来的茶树类型,是自然选择的产物。野生型大茶树在云南当地存留下来的很少,仅有零星分布。其主要特征是:乔木型或小乔木型,树姿较直立,嫩枝无毛或有少量毛;叶大.长约10厘米~20厘米叶面平或微隆起,叶缘有稀钝齿;花大,冠径为4厘米~8厘米。花瓣为8片~15片,色白质厚。
  过渡型大茶树的定义为:栽培型大茶树由野生型大茶树过渡进化而来,在进化的漫长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既具有野生型特征又具有栽培型特征的茶树类型,称为过渡型大茶树。

云南普洱茶产区内的大茶树特性 

  栽培型大茶树是指人类通过对野生茶树进行选择 栽培驯化,创造出的茶树新类型,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产物。云南当地的古茶树,绝大多数都是移培型的。其主要特征是:灌木型或小乔木型占多数,树姿多开张或半开张,嫩枝多有毛;叶长约为6厘米~15厘米叶草质或膜质,叶面平或隆起,叶缘有细锐齿。
  云南的大茶树多为乔木型大叶种茶,在分类上多属大理茶,厚轴茶,极少数为大厂茶。栽培型大茶树多数属于普洱茶变种和白毛茶变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品种的特性对形成普洱茶独特的品质有着重要作用,所含的茶多酚儿茶素茶氨酸和水浸出物等含量都远远高于一般中小叶种茶树品种。
  从有名的南糯山800年的“古茶王”和1700多年前的巴达野生茶树王性状的差异,可以看出栽培型大茶树与野生型大茶树的区别。南糯山“古茶王”的主要特征为:叶椭圆形,长约11厘米,宽约4厘米,叶着生状态上斜:叶色浓绿。叶肉厚而软,锯齿密而浅,主脉明显。芽头粗壮,淡绿色,茸毛多;育芽能力强。巴达野生茶树王的主要特征为:叶长椭圆形,叶着生状态上斜;叶色黄绿叶肉厚而软,叶面隆起,锯齿密而浅,主脉明显。芽头粗壮,黄绿色微紫色,茸毛无育芽能力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