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茶品种白茶的主要品种有出自福建北部的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尤其是白毫银针,全是披满白色茸毛的芽尖,形状挺直如针,在众多的茶叶中,它是外形最优美者之一,令人喜爱。 1、银针白毫:采用单芽为原料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而成; 2、白牡丹:采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福安大白茶等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白牡丹或新白茶; 3、贡眉:采用菜茶的一芽一二叶,加工而成的为贡眉;
4、寿眉:采用抽针后的鲜叶制成的白茶称寿眉。 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毫色银白,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且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冲泡后品尝,滋昧鲜醇可口。
白茶品质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
白茶存放白茶俗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称,是说白茶头一年只能当茶喝,而存放三年可以当药治病。而存放七年之后效用大增,疗效神奇堪称宝贝。所以说白茶不怕存放,且存放5年以上的白茶,功效不让中草药的;为了便于收藏和存放,通常白茶都压制成饼状,存放白茶的地方要避光、防潮、密封就好;
白茶传说据传说,太姥山古名才山,尧帝时有一老母在此居住,以种兰为业,为人乐善好施,深得人心,并曾将其所种绿雪芽茶作为治疗麻疹圣药,救活很多小孩,人们感恩载德,把她奉为神明,称她为太母,这座山也因此名为太母山。到汉武帝时,派遣了侍中东方朔到各地授封天下名山,于是太母山被封为天下三十六名山之首,并正式改名为太姥山,现今福鼎太姥山还留有相传是太姥娘娘手植的福鼎大白茶原始母树绿雪芽古茶树、太姥娘娘发现绿雪芽的山洞和浇灌绿雪芽的丹井。距今150多年前(约1857年),有柏柳乡竹头村陈焕把此茶移植家中繁育了福鼎大白茶。产量比当地菜茶高。制成红茶、绿茶、白茶品质均佳。采制银针以芽洁白肥壮、茸毛多最为特色。 ![]() |